■本报记者 徐玲
9月15日-17日,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为主题的第七届“上海公益伙伴日”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区举行,一系列公益成果、公益论坛、公益评选集中亮相,展示上海“公益之城”的温度。活动期间,由上海映绿公益发展基金会联合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公益人才与公益组织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举行,聚焦当下公益行业普遍面临的人才缺乏和流失问题,探讨应对之策。
为公益人才创造更好的环境
论坛上,映绿发布了《上海公益人才现状与薪酬水平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超过50%的公益人才税前薪酬在3000元-7000元之间,有40%左右的公益行业从业者计划在两年内离开公益行业,而离开的原因,“对薪酬不满意”占到了56%,薪酬待遇水平低和成长空间不足是解决公益人才流失的一个不得不突破的瓶颈。
上海市民政局原局长、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名誉董事长马伊里认为,必须吸引更多公益领域人才,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环境。与会专家来自政界、商界、学界和公益界等,他们一致认为,要推动制度的改变,鼓励跨界融合、建立公益产业集群、将公益人才的培养放进国民教育体系,呼吁政府要对公益领域有更多的信任和关心。
近年来,上海市社会组织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截至2017年6月,上海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有1.4万家,浦东新区就有1600多家,约占12%左右。作为社会建设和治理的主体力量之一,上海市社会组织不仅在数量上有大幅度增长,而且在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映绿公益创始人庄爱玲告诉记者,浦东社会组织数量多、类型丰富,发展的生态环境比较好。十多年来,浦东出台了大量鼓励公益组织发展和优秀人才发展的扶持政策,各街镇都建有公益服务园,为机构发展、互动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庄爱玲也表示,目前公益服务日渐多元,社会对于公益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薪酬因素制约公益人才的进一步挖掘和培养,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调整政策,也期待社会公众对公益加深理解,改变以往“公益就是免费服务”的观念,让更多怀有善心、乐于奉献的人们进入到公益领域当中。
映绿公益发展基金会成立
论坛上,上海映绿公益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映绿基金会由长期致力于公益行业的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出资成立,映绿中心在14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开展集培训、咨询、评估、研究、交流、项目支持为一体的一站式能力建设与培育服务,为3000多家中国公益组织培养了2万余名公益组织管理者和骨干,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公益组织,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新成立的上海映绿公益发展基金会将秉持“聚社会资源、助民间公益、增公益效能、促行业发展”的宗旨,培养和奖励优秀公益人才、资助创新项目、支持公益研究和交流等。
活动期间,首届“公益之申”年度公益榜单评选结果揭晓,浦东公益组织项目合作促进会获评年度十佳公益机构,浦东金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12家社会组织获评上海市先进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