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第十一届“晶报名人演讲周――阳光照亮公益”系列活动在深圳举行。7月15日上午,活动方邀请了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主任吕朝作为活动嘉宾。
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主任吕朝作了题为“公益创业的二十个忠告”的主题演讲,提出了有关公益创业的6个阶段、9个难点和 20个忠告。
吕朝将公益创业分为了“创意、商业计划、实验、可持续发展、推广复制、系统变革”6个阶段。他强调公益创业要有实验的机会,比如公益孵化器的实验,实验完了之后还要可持续发展,财务要独立,收入来源要持续。再之后就是复制和推广,而一个公益创业项目在复制推广过程中是比较难控制的,这时候是不是需要制定一个标准,是不是应该公布?NGO不是要做大做强,而是要带动变革,哪怕退出公益领域,但就是怕一些机构在复制推广的时候会走偏。
接下来,吕朝分享了创办一个公益组织前必须了解的9件事:客户细分、价值主张、收入来源、关键业务、客户关系、成本结构、核心价值、合作伙伴、义气之争。
客户细分:企业是 AB两方,但在公益领域受益人是不付费的,至少有 ABC三方,因为都关注 C,A出了钱B出了力,共同服务C。所以是应该更加注重受益人,还是更加注重资助人?
价值主张:受益人为什么需要我?资助者为什么要支持我们去做?很多公益机构的价值流于空洞。
收入来源:公益组织收入来源往往比较单一。还有就是定价的问题。怎么给资助方定价?目前的环境是比较差的,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价标准。捐赠人希望中间成本越低越好,福利成本、研发成本、培训成本不资助。按照成本定价而不是价值定价,有很大的问题。
关键业务:政府和企业都有很明确的标准,但NGO没有很强调绩效,尤其是在理事会,大家没有一个共同赚钱的目标。NGO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业务细分比较差。企业可以凭技术和服务打天下,NGO则一定要依靠别人的资源来生存。NGO如果又要服务受益人,又要和捐赠人打关系,确实比较难,需要分工。
成本结构:公益领域人员流失率高,待遇是一个问题。当然不只是待遇,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核心价值:一般是轻资产,都是知识产权,但是不太被尊重,比较麻烦。
义气之争:公益领域比较讲理念,不太讲利害。虽然是好事情,但是不太好沟通,不是看有没有合作价值,而是看有没有共同理念。
最后,吕朝提出了公益创业的20个忠告:
1、进入公益领域前,最好做点别的:先干点别的,容易切中要害,积累经验用得上。
2、自带两年干粮:公益领域创新、社会领域创新,很难像商业那样找到天使投资,是要口碑的,虽然有孵化器给小额资助,但是是不够的。不能让公益把自己做成弱势群体。至少两年不需要赚钱、不需要受到干扰。还有最大的社会责任是家庭负担。很多机构活着不太容易,死也不太容易死。
3、不比实力,不比效率,蓝海是天生的。运营理念和产品不是从效率出发的,社会企业就是看到NGO没有效率所以用商业来运作。但纵使是社会企业,也很难和企业拼效率。
4、药方和病人一起找。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拿着药方去找病人。
5、不无谓坚持,不随意放弃。一个模式需要坚持一定时间,如果坚持两三年就会看到曙光。
6、干不成是宿命,干成一个算一个。可能做到一定的规模后,周围的期望值会很高,会很有压力。
7、公益界不能没有大腕,但是也不能依赖大腕。大腕也有枯竭的时候,要按照自己的设计做下去。
8、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公益领域不是解决社会问题,而是去做解决问题的实验,然后去推广,任务就完成了。
9、我们是强人,我们只是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公益机构在谈判的时候应该是理直气壮的,是帮他们解决了问题,如果你能帮他们花好钱了,某种程度上是帮资助人解决了他的问题。
10、合作的地位不同,才能够合作。政府的科层制不太容易解决社会问题,企业也有弱点,如果不能赚钱、不能分利益,是很难立项的。所以NGO才有合适的空间。
11、经济不独立,人格不独立。一个NGO的收入如果只来源一个资助方,是很难去博弈的。应该多元,应该独立性强,才能获得尊重。如果只依附一个利益集团,很容易被遗弃。
12、盲目接项目就像喝盐水。有的甚至陷入了不断做重复的项目,谈项目,哪怕亏钱为了机构运转也接,把核心竞争力和理念忘了,会使得组织越做越辛苦,项目也很难形成可持续效果。有时候停一停会有效果。
13、筹到核心成本才能可持续。筹集核心成本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样的团队多卖几次,但也是很危险的,会很累;另外一种是找到资助核心成本的资助方,比如深圳社工是按照岗位购买的,而且也有一定比例是照顾机构的管理成本的。
14、因人设事,自己带人。公益领域就没人可挖,没有人才储备。
15、高层讲使命,中层讲专业,初层讲待遇。中低层人员的待遇我认为应该尽量靠近市场价格,要给予体面的收入。在国外,公益组织的从业人员收入差别不大,高级的差别大一点,可能中低层人员还高过企业同层次的薪酬。
16、多宣传项目,少宣传机构,不宣传个人。组织也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站在道德高地看公益,这样不太好。给我们一个机会能让我们做事就很好了,如果自认为占据了一个道德高地,那就很危险。
17、价值观要早定,多讲。价值观可以帮助做管理,而且可以去识别这个人适不适合。比如宗教背景的组织管理起来更加容易,非宗教背景的公益组织人员流动更频繁。机构领导人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宣讲自己的价值观。
18、社会问题社会解决。我们解决的就是社会问题,就应该动员社会资源来解决,越多人参与会有越多人了解这个问题。你的成功是在于动员了多少人来解决社会问题,而不是解决了多少社会问题,要找到拥护群和同盟军。
19、有种爱叫放手。创业者的离开比较难,公众也觉得机构就是他。但是对于组织来讲,如果机构组织都是靠创办者维系的,是很危险的。如果做一个社会创新,三到五年一定要离开。要有一个体面离开的机制。大量的组织在一个人手上是危险的。
20、终身修炼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做公益最大的受益人应该是我们自己,享受这样的过程,不应该是把机构的目标作为动力,而应该去享受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