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映绿培力计划之华人工作实务工作坊第一期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进入到第三天,这也是理论结合实践的一天,工作坊成员上午参观上海精神健康实务工作实践地“阳光心园”,下午在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举办了“转向赋能——两岸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讨会”。
上午9点30分,工作坊成员分两组,分别参观了上海市虹桥街道阳光心园和北新泾街道阳光心园。“阳光心园”是专门为病情稳定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日间照料、心理疏导、简单劳动、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服务的机构。截止2012年,浦东新区各街镇“阳光心园”共37家,注册学员近700人。在这里,工作坊成员们参观了精神疾病患者的文化治疗、娱乐治疗等康复活动。两岸各地的社会工作者和高校教师就阳光心园的具体组织架构、日常管理、效果评估等问题与阳光心园的工作人员进行互动,同时也讲述了自己所在地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和困惑,并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下午,“转向赋能——两岸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讨会”如期举办。长宁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潘尧生、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张宇莲副教授分别致辞,研讨会分为三个分论坛进行,分别是“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实务现状”、“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本土研究”和“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来自台湾东吴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教师和长宁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市龙岗区龙祥社工服务中心等一线社工相继发言,分享各自研究和实践领域内的研究进展。
研讨会的最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何雪松教授做了总结,肯定了各位发言者为本土社会工作所做的努力,并认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证据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