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1

12月9-10日,上海仁德基金会、上海仁德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基金会治理与社会创新”论坛在上海召开。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副局长华源、浦东新区民政局局长黄宏、副局长庄大军、上海市基金会管理处处长王正敏、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社团处处长赵颖等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

上海仁德基金会是由爱德基金会发起,南京爱德发展有限公司出资成立,丘仲辉、徐永光、庄爱玲等公益界人士推动成立的,基于社区的“资助型为主、操作型为辅”的公募基金会。也是继2010年底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成立以来,全国第三家、上海第二家民间创办的公募基金会。仁德的成立得到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浙江新湖集团、南都公益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仁德基金会以社区为基础,创办仁德基金会旨在开发上海丰富的公益资源,支持公益组织提供多元社区服务,满足社区需求,促进社区和公益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仁德基金会在上海创建基金会服务园,为其他基金会提供培训、咨询、交流、信息等专业服务。运用社工理念,通过合作与创新,打造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发展、行业支持与公益创新三大平台,动员社区资源,支持社区公益组织,开展社区多元服务,促进社区和谐。

上海仁德公益研究中心是一家致力于公益理论、政策和实务研究、评估、交流与合作的非营利性专业研究机构,是由爱德基金会出资,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与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共同推动下成立的。
中心通过学社紧密合作,开展公益理论、政策与实务的研究、交流、咨询与评估、组织公益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探索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公益研究和公益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同日下午,“基金会治理与社会创新”论坛召开,并在翌日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分论坛。论坛由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办,上海仁德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新湖公益创投基金联合举办。爱德基金会秘书长丘仲辉、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卢汉龙、瑞士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卡蓝默、法国更新治理研究院理事陈力川、香港择善基金会总裁李旺盛等近百名来自公益、学术等各界代表参会,应邀出席论坛,并就基金会的治理创新及社区公益促进进行深入讨论与分享。

论坛一“基金会的治理” 重点讨论基金会的使命、价值、责任和方式以及案例分享,提升基金会行业的治理能力。

论坛二“基金会的创新”围绕支持与引导和社区的力量两方面,探讨基金会如何通过孵化培育、组织能力建设、人才培养、项目支持等方式,提升社区公益组织创新性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促进社区公益组织的健康发展,以期更有效地与社区、社区公益组织合作,通过提供多元的高效的社区服务,满足社区的多元需求,促进社区和谐推进社会建设。

背景资料:

上海仁德基金会

上海仁德基金会是由爱德基金会发起,南京爱德发展有限公司出资成立,丘仲辉、徐永光、庄爱玲等公益界人士推动成立的公募基金会。也是继2010年底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成立以来,全国第三家、上海第二家民间创办的公募基金会。仁德的成立得到了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浙江新湖集团、南都公益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

仁德的使命:服务社会,造福人群,推动公益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仁德的定位:一家基于社区的“资助型为主、操作型为辅”的公募基金会。

业务范围:

l 社区公益:资助和开展养老助残、扶贫赈灾、家庭救助、社区发展等社区公益及民生相关的项目;

l 行业发展:支持公益人才培养;资助公益交流研究;开展公益教育,倡导志愿精神;培育公益组织,推动社会工作、社会企业等有助于公益行业发展的项目及活动。

仁德的目标: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间,逐步建立基于社区的、集资源拓展、公益创新和行业支持三大平台为一体的新型公募基金会。

1) 资源拓展平台:

仁德将根据上海社区的实际需求和公众参与的特点, 逐步建立既符合上海实际需求又富有仁德特色的公益资源动员、筹集、运作与管理的社区基金会模式。

设立各类公益专项基金:研究不同捐赠群体的需求、开发与设立以个人、家庭、企业和社区命名的专项公益基金;也将根据需要,设立以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公益项目、公益机构命名的专项公益基金,以支持公益组织开展的多元化的公益服务。 目前浙江新湖集团已在仁德基金会下设立了首个企业公益专项基金:新湖公益创投基金,用以支持基金会服务园建设、公益行业研究、基金会、社区公益组织培育、专业志愿服务网络建设、社会企业推广等项目。同时,另有企业已与仁德达成初步意向,后续工作正在落实之中。

开展捐赠人服务:提供包括项目设计与管理、基金管理、咨询、公益活动策划等等捐赠人所需要的服务,以提升公益捐赠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目前,仁德已成立一支由资深财务管理人员组成的资金管理团队,并将严格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加强财务管理,确保仁德的财务透明和公益捐款的有效性。

2) 公益创新平台

仁德将结合爱德多年积累的社区综合发展经验和上海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与政府、社区、企业及公益组织合作,积极探索创新性解决社区问题的模式。

社区公益孵化器:仁德将以社区为基础,动员社区公益资源,培育和支持社区公益组织,资助包括养老助残、扶贫救灾、家庭扶助、社区发展等社区所需要的创新公益项目。

l 公益倡导: 同时仁德将开展公益教育与倡导,开办公益体验营,举办大型社区公益活动,鼓励社区成员参与,以创建守望相助、和谐友善的公益社区。

l 贫困地区的社区发展:资助国内其他欠发达地区贫困社区的发展项目,架设传递上海市民爱心的桥梁,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 行业支持平台

l 创建基金会服务园:为了推动基金会的发展,仁德与上海浦东新区民政局、浙江新湖集团合作,在浦东新区峨山路633号创建了国内首个基金会服务园,园区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分为入驻基金会的办公空间、基金会孵化园等办公空间及接待室、会议室、图书馆等公共空间。目前,上海慈善基金会浦东分会、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和上海能近公益基金会已签约入驻基金会服务园。仁德将为基金会提供包括办公场地、培训、咨询、交流、信息等服务,推动基金会行业的能力及公信力建设,促进基金会之间、基金会与企业、公益组织、政府、媒体、学界之间的跨界合作,也为初创的基金会提供办公活动场所、行政支持和专业支持,促进包括社区基金会在内的各类基金会健康发展;

l 支持公益研究与交流:设立基金会与公益图书馆,支持公益理论、政策与实务研究,翻译出版海外优秀的公益研究成果,逐步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政、学、社共建的公益研究与实践基地,实现公益知识与信息共享。

l 创办社区公益学院: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创办社区公益学院,开展公益行业从业人员、社区居民及志愿者培训,提升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力。

l 建立专业志愿服务网络:针对公益组织专业化人力资源匮乏的现状,仁德将与企业、专业机构、公益组织、高校等合作,倡导志愿精神,逐渐建立包括财务、法律、媒体、人力资源、公益研究、项目和机构管理、政策咨询等各类专业人士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为社区公益组织发展提供专业智力支持,提升社区公益组织的专业服务质量。

仁德的组织机构:

上海仁德基金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理事会将由7名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下设以秘书长为核心的管理执行机构——秘书长办公会议,下设资源拓展、公益创新、行业支持、行政管理四大职能中心。为了确保机构的健康发展,仁德基金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组建包括资源拓展委员会、项目管理委员会、研究发展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协助理事会和管理团队,更好地实现仁德的机构使命与目标。爱德基金会常务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丘仲辉任担任仁德基金会理事长兼法人;映绿董事长兼首席顾问、资深公益人庄爱玲博士出任仁德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目前,仁德基金会正在着手组建一支具有公益心、使命感、专业能力的工作团队。

上海仁德基金会理事会
理事长
丘仲辉 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副理事长
庄爱玲 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兼首席顾问
理事(按字母排列)
卢汉龙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顾晓今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常务副理事长
颜  羽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叶正猛 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朱雪莲 南极人(上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秘书长 庄爱玲(兼)
监事
万其刚 上海浦东新区泥城镇人大主席
钟  颖 上海钟颖律师事务所主任

上海仁德公益研究中心:

随着上海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需求与社会问题多元化进一步加剧,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特别是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以下称公益组织)应运而生。截止2011年6月,已经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达到10086家,,它们在资源动员、服务提供、稳定维护、关系调适、就业提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政府在公益组织培育、社会工作职业化、养老服务专业化、社区服务社会化、公益服务委托服务等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了公益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了包括NPI、映绿、乐群、华爱、屋里厢、新途、真爱梦想在内的一批创新型公益组织,也出现了政社共建的浦东公益园、社会创新孵化园和基金会服务园在内的国内首创的集办公、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的公益组织集聚地,加速了公益行业链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政府将更加重视民生建设,公益组织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行业的动态与趋势、公众的期望、企业的社会责任实施情况、捐赠者的心态与期望……有助于公益组织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动向,与行业、政策及社会同步发展。

要构建更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不仅需要加大公益组织支持力度, 还需要建立更有效的政社合作机制与社会组织监管机制。 加强对公益组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政府全面了解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项目运作的效果、现行评估公益政策、政社合作的有效性,还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与公益发展规划。

尽管上海市的高校与研究机构总数占全国第二,各高校与研究机构也在不同程度上地开展了公益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但在公益政策和实务研究方面呈现出来的却是公益政策与实践强、公益理论和实务研究弱。究其原因在于,各学术机构之间不但缺乏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与合作,与公益组织之间也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分享与合作渠道、当然还缺乏支持公益研究的资源。因此,上海的公益研究无法全面、真实、系统地展现上海在公益政策与公益实践中结出的丰硕成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上海仁德公益研究中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仁德公益研究中心的性质
上海仁德公益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仁德中心”)是一家致力于公益理论、政策和实务研究、评估、交流与合作的非营利性专业研究机构,是由爱德基金会出资,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与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共同推动下成立的。

仁德中心的使命

通过学社紧密合作,开展公益理论、政策与实务的研究、交流、咨询与评估、组织公益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探索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公益研究和公益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促进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仁德中心的业务

l 开展公益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针对上海公益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公益、理论、政策与实务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咨询与解决方案;

l 开展公益行业研究与评估。接受政府和公益组织委托,开展公益组织和项目评估,协助政府和公益行业制定行业标准;

l 开展公益人才培养。组织公益组织和政府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社会组织运作与政府监管的能力;

l 开展公益交流与合作。举办公益理论、政策、实务研讨与交流,创办学术刊物,翻译优秀的公益研究成果,促进公益信息知识的分享。

仁德中心的功能

l 学社共建的公益研究基地:与学术界、公益界密切合作,开展公益理论、政策与实务的研究、咨询与评估,建立公益信息数据库、制作公益简报、采集公益案例、翻译出版优秀公益图书。

l 公益人才培养与实践基地:

与公益界密切合作,为公益组织培养同时具有理论基础和实务经验的公益人才;

与高校与研究机构合作,为有志于从事公益研究和实务的青年学子提供研究和实践的机会;

与政府合作,为政府内的社会组织管理人员提供与公益界互动的平台和有理论高度、政策水平和公益实践的培训。

l 公益知识与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建立基金会图书馆和公益信息平台,为学术界和公益组织提供公益信息、为政府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公益组织提供智力支持。

仁德中心的组织架构

仁德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干事负责制。 理事会由5名学术界与公益界人士组成,下设研究部、培训部及办公室。为了确保机构使命与目标的实现,仁德中心还邀请了社会政策、社区发展、公益研究等与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政策制定者和公益界资深人士组成专家委员会。同时将设立公益研究专项基金,资助和支持有志于长期从事公益研究的中青年学者。

上海仁德公益研究中心理事会
理事长
卢汉龙教授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仁德基金会理事
理事兼总干事
庄爱玲博士 上海仁德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董事长兼首席顾问
理事(按字母排列)
顾东辉 教授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徐家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
谢  颖        爱德基金会研究部主任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

民间公益的快速发展:2008年的汶川地震导致民间公益组织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民间公益组织也因为资金不足、人力资源专业化程度低而无法开展更多元、更有效的社会服务;一部分快速发展的基金会则因为公益资金筹集与使用信息披露不足、公益界缺乏基于数据的行业研究报告,使公众无法了解基金会的真实概貌,因而对基金会既不信任也不支持。

企业公益参与的热情高涨: 越来越多的企业摒弃传统的捐赠行为,开始寻找更加有效、更可持续的公益参与方式;创办公益基金会或设立专项公益基金是越来越多企业采用的方式。

社会需要创新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社会面临大量多元的需求需要满足、众多社会新问题需要公益组织提供创造性解决方案; 而创新往往会带有一些不确定性,公益组织比较难以获得来自政府的资金或市场的支持。

l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的性质:经过认真地考察、研究和协商,2011年5月,浙江新湖集团决定支持爱德基金会在上海发起仁德基金会,并设立以“新湖”命名的首个企业公益专项基金:新湖公益创投基金。

l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的使命: 通过资助与合作,改善公益行业的资源环境,促进民间公益的健康成长,再造公益行业链。

l 设立新湖公益创投资金的目的:

支持民间公益的健康成长: 解决民间公益组织因面临资金不足而无法开展更多元、更有效的社会服务;同时推动快速发展的基金会加快资金筹集与使用的信息披露以提升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

探索企业参与公益的新路径:通过与公募基金会进行强强联手,摒弃传统的捐赠行为,探索企业更加有效、更可持续的公益参与路径,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推动公益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培育民间公益组织和基金会,提高公益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支持民间公益组织以创新的方式持续性地解决新的社会问题;促进公益行业的合作、创新与发展。

l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的年度投入规模: 人民币1000万元。

l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的筛选与管理: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采用公开招标、公益组织申请、专家委员会评选、项目管理委员会批准与受托机构监管的机制。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项目资助标准并筛选与评审资助项目;在上海仁德基金会设立新湖公益创投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协调、管理、监测与评估。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管委会每年两次向民间公益组织征集公益项目,并成立由公益界资深人士、公益研究专家、企业人士等组成项目评审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进行包括初选和现场答辩的严格筛选。

项目受托方与入选项目机构签订项目协议。项目实施方需向项目受托方提供项目中期进度报告、项目年度报告和经费使用报告。如有需要,受托方将指派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项目结束后,聘请专业机构或专业团队进行项目评估。

l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管委会:
主   任:          徐永光  南都基金会理事长
副主任:           叶正猛  浙江新湖集团总裁
委   员:          丘仲辉  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办公室主任:       庄爱玲  上海仁德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l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项目评选委员会:
主  任:徐永光  南都基金会理事长
副主任:叶正猛 浙江新湖集团总裁
丘仲辉  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
委   员:卢汉龙教授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市政府参事
徐家良教授 上海交大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颜   羽女士  上海东吴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
评审办公室主任: 庄爱玲博士 上海仁德秘书长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l 新湖公益创投基金已资助的项目

2011年5月,由新湖公益创投基金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初步确定资助:社会企业创新奖、基金会研究与推动、沱沱河长江源水生态拯救行动、社区公益组织培育、上海基金会服务园建设(其中包含基金会培育)5个项目,总预算为691.24万元。6月底,浙江新湖集团与爱德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捐赠金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整,分两批到位,首批捐款600万元于2011年7月1日到位。

目前,社会企业创新奖项目已经完成评审标准、评审流程的制定,接受申请和第一轮的筛选,第二轮的筛选即将启动;基金会研究与推动项目已经资助出版了《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中文版;沱沱河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主体建筑已经于10月4日封顶;爱德出资成立的上海仁德基金会和上海仁德公益研究中心已经分别获得上海市民政局和浦东新区民政局的批准,完成注册。上海仁德基金会、上海仁德公益研究中心、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上海能近公益基金会及上海慈善基金会浦东分会均已入驻基金会服务园、基金会的培育工作陆续展开;基金会致力于社会创新论坛也如期举行; 南京地区的社区公益组织培育工作已完成筛选工作,进入正式培育阶段,上海等地的培育工作也在陆续展开。

l 关于捐赠方: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金融、房地产、矿业、加工业为核心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连年入选”中国百强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于1994年,多年来新湖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良性发展的势头。公司业务布局到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公司总资产450亿元,净资产100多亿元。旗下控股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600208.SH)、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095.SH)两家上市公司和大型 券商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其中新湖中宝总资产、净资产、总市值名列浙江上市公司和境内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前茅。在中国民营企业界,新湖集团以优良的商誉、规范的治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著称,企业信用等级连续十三年被评定为AAA级。长期有效的投资经营培育了新湖的产业实力。执着的规范运作培育了新湖的经营管理实力。人性化的创业环境和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了新湖的人才实力。

新湖创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了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文化。”财富共享才最有价值”是新湖集团企业发展核心理念。多年来,新湖致力于社会和谐发展,出巨资参与赈灾、扶贫、助残,赞助教育、体育、文化事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爱德基金会

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4月,是由中国基督徒发起,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民间团体。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非营利组织和国内最具影响的民间组织之一,爱德基金会旨在促进我国的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迄今为止,项目区域累计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逾千万人受益。

199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第三届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称号, 199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06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机构奖, 2008年荣获中华慈善奖, 2009年再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2011年获评“中国5A级社会组织”。

爱德基金会的宗旨和目标

在信仰互相尊重的原则下共同献策出力,开展同海内外的友好交往,发展我国的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维护世界和平。

爱德基金会的目标是:
◎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作出贡献;
◎鼓励中国基督徒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事业;
◎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资源分享沟通渠道。

爱德精神:爱德基金会深信,中国的发展事业必须由中国人民起主导作用。爱德基金会的成立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作为民间团体,爱德享有独立的决策权的同时积极寻求与所有致力于促进中国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部门或团体的合作,包括政府组织、地方政府、专业机构、大专院校、教会及其他宗教团体等。爱德基金会相信群众是实现变革的主要动力。因此,爱德在实施提高社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各类项目时,强调群众参与的原则。爱德基金会优先考虑发展直接改善人民生活的项目,帮助缺医少药、教育落后的穷困地区开展脱贫工作,促进生态保护。爱德基金会为中国基督徒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了一种新形式。在我国,基督徒的人数大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他们通过参与爱德基金会的工作,为我国的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及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爱德机构文化 三心三力:同情心、事业心、进取心、沟通力、合作力、创新力